【廉洁文化之作品选登】革命精神 薪火相传
来源:纪委办公室
作者:于小乐
日期:2022-08-12
图片

革命精神  薪火相传





第一篇章 外公的搪瓷杯


依稀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公总是用着一个破旧的搪瓷水杯,用了多年外皮都磕破了多块,还是一直用着,我那时很是不解,直到上了小学,母亲才和我说那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央慰问团送给每一位战士的慰问杯,在2年9个月的战争中,外公用它喝水、漱口、没饭的时候用来煮粥、盛水洗脸、没水的时候盛一点雪水融化后当水喝.....

战争结束了,外公的18万名战友英勇牺牲,负伤的外公带着他唯一的一件东西-慰问杯回到祖国,关于这段历史,他从未主动提及,都是我忍不住好奇问他才会讲,外公为人老实、内向,参战时只有19岁,幼时家境还算富裕,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他扛着枪奔赴战场?儿时我很难体会外公当时的心情和境遇。外公回国后始终不舍得丢掉那个慰问杯,一直用着,在普通人看来的一个破瓷杯,在外公心中却是铭记那段战火纷飞、保家卫国的青春记忆!

后来,外公转业到我们当地一个铁矿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干到退休,身边的很多同事并不知道他曾经远赴朝鲜参战,他沉稳内敛低调,从不炫耀自己的抗美援朝经历,也从不向组织提更多的要求,教导我们老实本分做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着后辈。长大后,我才渐渐体会出外公19岁去参战得需要多么坚强的内心和勇毅的精神,和平年代中勤勤恳恳做一辈子工人又该是怎样的豁达和对组织深沉的爱呢。

图片左图:外公慰问杯已随着老人去世永远陪葬。右图:中央电视台《家有传家宝》节目中展现的同款慰问杯

第二篇章 父亲的纪念章


翻出家中的老相册,可以找到父亲年轻时参军的照片,那时他也挺帅,但是他后腰上却有一处很深的弹孔伤疤,母亲说那是父亲1979年在越南自卫反击战时留下的,当时子弹再偏离一厘米人就不在了,我听的惊心动魄,也深深的敬佩家庭中第三个上战场的战士(第一个外婆亲哥哥已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他们保家卫国、不怕牺牲,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更加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

图片

从战争年代走来的人都非常节约,从不浪费粮食,我原来挑食剩饭,父亲就总生气,他从不剩饭,教育我说在参军时每天能吃饱红米饭就非常不容易了,每一粒米都应该珍惜,有时说着就回忆起来就会眼眶湿润,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父亲转业分配到我们当地的钢铁厂,在最艰苦的炼钢车间工作到50岁,现在已经退休了。这场战争过去40年后,2019年149师送来了纪念章,用来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和对家属的问候,让后辈珍惜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父亲对纪念章视如珍宝锁在抽屉里,纪念T恤也舍不得穿,在他心里,这段历史始终难以忘怀也更加割舍不掉。

图片

都说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风是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两辈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勇敢、忠厚、善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勤俭持家的革命精神,它就像明灯一般指引着我,也影响着全家,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都会记得自己是战士的后代,都会勇敢的面对和前进,诚实待人,认真生活,做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精神,也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8 16:46:37